吴思康:深圳要为全国破解难题提供示范和方案
来源:红星新闻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10月14日上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团结奋进。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现场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并结合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会后他接受了红星新闻的专访。
1.谈成绩
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
红星新闻:提及此次广东之行,据《人民日报》消息,我们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我此行到广东考察,就是进一步向国内外宣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继续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奋发有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锲而不舍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三天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实施方案》,您认为其中有何深意?如何看待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吴思康:40年前,当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时,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让深圳为中国经济发展杀出一条血路。
40年来,深圳不负重托,在很多领域,深圳发展遥遥领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比经济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基因早已嵌入深圳人骨子里,深圳一直有改革的氛围和传统。
▲吴思康
此外,在历次改革和探索中,深圳牢牢守住底线,既将改革落到实处、推出成效,又没有因改革越界而给上级或中央添堵。
正因如此,深圳改革成为全国学习和模仿的标杆,这是中央不断交给深圳各项改革重任的原因,《实施方案》的落地,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
红星新闻:2020年10月11日《实施方案》落地之前,即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次《实施方案》和一年多前的《意见》有何不同?
吴思康:这是继2019年《意见》发布以来,顶层设计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画出的更为详细的蓝图。如今的综合改革试点是一年多前先行示范区意见的延续,相当于之前提到的“综合授权改革”正式落地。这个方案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先行示范区意见一起,共同构成了广东、深圳未来五年的改革总纲领、新蓝图。
这次综合改革试点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譬如,《实施方案》提出,按程序赋予深圳在干部和机构管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方面更大自主权;探索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
此外,在保障措施方面,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分批次研究制定授权事项清单,按照批量授权方式,按程序报批后推进实施。有关方面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和经批准的事项清单,依法依规赋予深圳相关管理权限。
广东省层面也表示,将积极为深圳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条件,加大行政审批、科技创新、规划管理、综合监管、涉外机构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放权力度,依法依规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红星新闻:这是否意味着深圳自主发展的权力更大了?为什么?
吴思康:《实施方案》显示,这次的改革是个综合性的改革方案,另外,“放权”只是为支持改革,但“放权”不是核心,总的精神是创新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从过去的“深圳速度”到现在的“深圳质量”,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标准”,“深圳现象”一直引发全球关注,深圳也因此肩负着更大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好示范。
2.谈未来
深圳经验要具有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红星新闻:任何改革都有风险,这次中央给予深圳的可以说既是“礼包”,也是挑战,如何确保在守成的基础上,持续敢闯敢干?
吴思康:对,但这方面,《实施方案》专门提出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该容的大胆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
只有这样,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才能更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新的起点上,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的奇迹!
红星新闻:改革的重任屡屡委托给深圳,主要还有哪些因素?
吴思康:国家赋予深圳更多改革任务和使命,很大程度是因为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在全国最先遇到一些问题,深圳要为全国破解难题提供示范和方案。
比如人口集聚规模与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深圳在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范围内,承载了接近2.7万亿的经济总量、2000多万管理人口,其他国内城市都没有深圳这么迫切地需要在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城市空间治理方面进行探索。
▲吴思康
再比如科技体制,在新形势下深圳科技发展和国际合作面临着新的格局。深圳推出了面向全世界的“悬赏制”科研攻关,这是科技体制改革上的一大步,涉及到科研体制上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重大创新,包括科研资金出境、科技成果认定、知识产权转让、成果产业化等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
根本上说,深圳改革是源于深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深圳自然能够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红星新闻:40年前的改革,深圳充当“实验田”的角色,现在要做“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有什么不一样?
吴思康:“实验田”允许失败,但“先行示范区”要求更高,原则上不能失败,要为全国做示范,示范意味着它的成功具有普适性,具有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此外,40年前的改革重点是经济,主要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探新路。当下的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概括起来说,深圳要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就是要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5个方面去做工作,要打造成“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从中央赋予深圳的战略定位可看出,深圳要打造的先行示范区,不是满足于只做单项冠军,而是多领域、全方位走在前列。不是满足于某一阶段的领先,而是要全程领跑。在本世纪中叶,深圳要成为富有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由此可见,和过去比,中央对深圳的定位和要求更高了,但大家感到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
红星新闻:接下来,深圳打算怎么干?
吴思康:《实施方案》明确了综合改革试点的时间表:2020年,中央已经下发综合试点方案,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深圳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年,深圳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红星新闻:一些人认为,深圳是因享受到特殊政策,所以才可以持续几十年领跑全国。您认为这个说法对吗?如何看待政策在深圳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吴思康:这个说法不对。因为在改革开放后期,深圳和全国其他地方实行一样的政策,并没有所谓的“特权”。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突破现有的体制和规定,我们只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去创新和调整。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制度不允许你这么干,而是你愿不愿意调整过去已经习惯了的思路和做法,愿不愿意自我革新。
改革如果一味指望向上要“特权”和“扶持”,这是没有希望的。习惯了改革的深圳人,学会在现有空间里不断腾挪和创新,从而获得了这座城市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深圳的特点是,一直努力追寻最佳的解决问题办法,使问题的解决变得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所以,改革并不是一定要挑战或突破现有的体制,现有空间还很大,事在人为。
更多精彩:
推荐阅读: